硅PU篮球场起泡是施工或使用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,主要原因涉及基础处理不当、材料问题、施工环境控制不严等。以下是具体原因与解决方案,结合行业经验与搜索结果分析:
一、起泡原因分析
基础含水率过高
新基础养护不足:水泥基础未完成养护期(通常需21-30天)即施工,内部水分蒸发后顶起面层。
旧基础返潮:未做好防水层或基础强度不足(如起沙),水汽渗透导致材料脱层。
材料质量与储存问题
材料含水率高:生产时脱水不彻底,或运输、储存中受潮导致材料内部水分超标。
劣质填充料:使用含水率高的胶粉、砂粒或稀释剂,引发水汽积聚。
施工环境与工艺问题
高温高湿施工:梅雨季节、晨露未干时强行施工,水汽被包裹在材料中。
高温反应失控:温度>30℃时,材料反应产生的气体无法排出,形成气泡或针孔。
底漆处理不当:未涂刷底漆或用量不足,导致基层密封性差。
外力与维护不当
超重碾压:车辆或重物长期压迫导致面层脱层,后续水汽渗透起泡。
缺乏维护:未定期清洁或修复小破损,加速材料老化。
二、起泡后的修复方案
局部修补(小面积起泡)
切割清理:用美工刀切除起泡区域,清理至坚实基层,确保无灰尘、油污。
基层干燥:若基层潮湿,需用热风枪烘干,并涂刷界面剂(如环氧底漆)增强粘结力。
分层修复:
弹性层:用硅PU弹性料分2-3层刮涂(每层≤2mm),间隔8小时固化。
面层:滚涂2层硅PU面漆,恢复防滑与美观1?6?7。
打磨平整:修补后若痕迹明显,用砂光机打磨至与周边齐平。
整体翻新(大面积起泡)
铲除旧层:彻底清除起泡面层至基础,检查并修复基础裂缝、起沙等问题。
防水处理:涂刷渗透底漆或专用防水材料,确保基础干燥(含水率≤5%)。
分层施工:按标准流程重新铺设弹性层(厚度8-15mm)和面层,避免二次起泡。
三、预防措施与日常维护
施工前把控
基础验收:确保水泥基础养护期达标(夏季21天,冬季延长),沥青基础密实度≥96%。
材料检测:施工前做小样试验,验证材料无水分且环保达标(TVOC≤0.05mg/m?)。
施工中控制
环境监控:避免雨天、高温(>30℃)或高湿(湿度>85%)环境施工,必要时搭设防雨棚。
分层工艺:弹性层分薄层涂刮,每层干透后再施工下一层,减少气体残留。
使用与维护
定期检查:每季度检查场地,及时修补小破损,防止扩大。
清洁管理:用清水或中性清洁剂冲洗,避免油污渗透和化学腐蚀。
四、案例与成本参考
局部修补:约60-100元/㎡(含材料与人工)。
整体翻新:约100-200元/㎡(含基础处理与材料)。
总结
硅PU篮球场起泡的核心原因是水汽或气体在材料内部积聚,涉及基础、材料、施工等多环节。修复需根据起泡范围选择局部或整体方案,并严格遵循分层工艺。预防则需从施工前的基础验收、材料检测到环境控制入手,避免隐患。选择专业团队)并采用环保材料,可显著降低风险。